卡內基好文

【黑幼龍專欄】你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

...

父母的課題:

你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
我們教導孩子的目標是什麼?
我們該怎麼教導孩子?

左思右想,可能有一句話最有代表性。那就是,你希望孩子將來長大後,成為怎樣的人,你現在就開始朝這方向引導、管教。記得我曾看過一篇文章,是普林斯頓大學教生物倫理學教授彼得.辛格(Peter Singer)博士所寫的,他說,有一天他開車載著全家人出門,後座的女兒忽然趴在椅背上問:

爸爸,您希望我們將來長大後,變得更聰明?還是變得更快樂?

起先這位教授沒有太注意女兒的提問,可是他一面開車一面想這個問題真的很有意思,便把車停在路肩,並對女兒說:「我真的希望妳將來成為更快樂的人。

問題是,父母該如何才能幫助小孩成為快樂的人?
或者說,快樂的人常具有哪些特質

快樂不是只會哈哈大笑而已。快樂是一個人能接受自己,覺得自己會做事,確認自己做對了,做好了不少事,因而喜歡自己,進而成為一個快樂的人。這樣,笑容就常自然顯現了。

照這麼說,我們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引導他們、給他們機會,練習如何肯定自己,提升自尊
你有沒有想過,你希望自己的小孩將來20歲、30歲、40歲、甚至50時,是個什麼樣的人?如果我猜得不錯,很多父母很少問自己這個問題。

我們的重點多半是放在小孩的衣、食、住、行、學業,還有安全各方面。很少想到,孩子將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其實,這個問題說來令人覺得語重心長,因為這牽涉到我們的教養方針。換句話說,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就應該照這個方式、方針去管教他們。

你希望孩子唯命是從,還是毫無責任感?

好比說,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將來是一個唯命是從,別人叫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的人。那麼父母從現在起就對他們嚴加管教,說一不二,把他們當作軍隊裡的士兵一樣,一天到晚對他們下命令,指示他們該怎麼做。

反之,如果我們希望他們將來像1960年代的嬉皮一樣,隨心所欲,毫無規律,毫無責任感,甚至流浪街頭、吸大麻,那我們從現在起就什麼都不要管他們,讓他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我想,大部分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小孩將來是以上兩種極端的人:唯命是從,或隨心所欲。
我們都希望兒女將來有明辨是非的智慧。按他們的年齡學習如何做決定,並為自己的決定和行為負責。那麼我們就要從孩子還小的時候,朝這個方向管教和帶領他們。

這話說來簡單,要這樣做,還真的很不容易。然而,其結果確實影響深遠,比孩子們將來多會賺錢、多有學問、多有地位都重要得多,值得我們全力以赴。

本文摘自《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一書,作者為黑幼龍

暑假早鳥優惠:青少年自信、溝通、人際力,突破舒適圈(優惠至2025/4/15止)

2025-03-11

   

熱愛學習的您,也會對以下課程感興趣

課程體驗會

卡內基職人課程說明會

當我們經歷蛻變時,我們會放棄舊的習慣,建立新的習慣,成為更好的自己。

瞭解更多
高階主管研討會

企業訓練說明會

專為企業決策和人資主管設計的活動,由資深講師帶領,探討經營和領導管理議題,與會來賓可以互相交流,發現更多創新和變革的機會

瞭解更多
青少年課程說明會

青少年課程說明會

建立青少自信負責的未來

青少年需要#自信#負責的態度 #與人合作、#正向溝通、#情緒調適耐挫抗壓

瞭解更多

免費資源

超越技術:在AI時代為成功做好準備-電子書

想幫助企業成功數位轉型?除了技術,企業文化和領導人的態度更是關鍵。

態度與行為蛻變-企業領導人如何創造成功的職場文化-電子書

現今最常被人用來解釋一家公司成敗的一句話,就是:「主因是他們的企業文化!」

慢養,聆聽孩子的聲音-電子書

協助・引導・陪伴 慢養出好孩子 聆聽孩子的聲音 良好的聆聽能力是幸福人生不可缺乏的一部分,包括你和另一半的關係、和孩子的關係、和父母的關係。這同時也是在職場上與同事互動更好,所必須擁有的重要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