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內基好文】經理人如何減少職場焦慮

世界正變得越來越有壓力。而這份焦慮正導致員工投入度降低,甚至員工流失。事實上,這已是十多年來首次出現這種現象。
根據蓋洛普(Gallup)的調查,2020年有36%的受訪員工表示對工作投入,而14%則屬於完全不投入。到了2021年底,這些數字分別變為34%和16%。這一趨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職場焦慮和壓力的增加。
工作焦慮真的是個問題嗎?
是!根據蓋洛普《全球工作狀態報告》顯示,2021年有44%的員工在工作中感受到高度壓力,這不僅超過了2020年COVID-19疫情期間的43%,也顯著高於2014年的33%。如今,員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感受到壓力,因此他們更加注重身心健康,積極尋找能營造健康、快樂且低壓工作環境的企業文化。
事實上,根據德勤(Deloitte)的一項研究,有68%的員工以及81%的高階主管表示,他們會選擇良好的身心健康而非僅僅追求職涯升遷。這一切都更引發了「大辭職潮」。如果企業希望員工保持快樂和健康,就必須正視並解決職場焦慮與壓力的問題。
職場焦慮的根源
工作場所焦慮可能有很多來源,但有一個來源似乎比其他所有來源都更重要,那就是人。卡內基訓練研究,只有50%的員工對其直屬主管有信心,只有40%的員工對高層領導有信心。
員工在努力維持心理健康的同時,也努力應對工作量和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直屬主管和老闆會對這些方面產生巨大的影響。以下是直屬主管可能不經意間增加了職場焦慮和壓力:
- 溝通不良
根據Grammarly 2022年的報告,93%的企業領袖認為「溝通是企業運作的基石」,然而有72%的領袖指出,他們的團隊在溝通上存在困難,並估計每週因溝通不暢或誤解而損失約7.47小時。直屬主管若無法清晰地傳達工作需求與變動,就會成為員工壓力的一大來源。 - 缺乏心理安全感
直屬主管與管理層在營造心理安全的企業文化中扮演著關鍵角色。若員工感受不到管理層的支持或傾聽,他們便容易對工作失去投入;沒有感到直屬主管的同理,他們更會因為缺乏安全感而更多焦慮。 - 過度/微觀管理
不少主管和經理人可能會陷入過度管理的習慣,而這往往會增加員工的壓力和焦慮。過度管理通常反映出更大範圍的組織問題,例如嚴格的規定和不良公司文化。 - 缺乏足夠的培訓
當員工在工作中屢屢犯錯時,焦慮感也隨之而來。但往往這些錯誤是因為缺乏充分的培訓所導致。新人如被期望「邊做邊學」,缺乏必要的支持與信心,這也會增加他們的工作壓力。
應對職場焦慮的四大策略
為了幫助員工有效應對工作中的焦慮與壓力,經理人或一般直屬主管可以採用以下幾個簡單而實用的方法:
- 加強溝通
既然溝通是企業運作的關鍵,管理層應特別注意在口頭與書面指示中的明確清楚。務必提供完成任務所需的所有資訊,並在發送郵件前仔細檢查,確保回答了所有問題。同時,要及時將高層決策傳達給所有員工。更多且更清晰的溝通能夠顯著減少員工的壓力。 - 增強同理心
不論是領導者、經理人或主管,都應以同理心為首要原則。站在員工角度思考,讓他們感受到被重視、傾聽與理解,這將大大提升他們的心理安全感,從而減少職場焦慮。同理心的提升需要自我覺察,進而促進更高的情緒智商,讓員工感受到你真誠的努力。 - 增加信任/賦權員工
作為管理層或主管,你有能力讓員工感到被信任、充滿信心並有自主權。這三個關鍵要素能讓員工有創造力與動力。當員工感到有足夠的自主權時,就不必再依賴老闆什麼都要管,這也能消除常見的壓力來源。 - 重視個人與專業成長
根據麥肯錫(McKinsey)的報告,全球八個國家中,大約有一億人(相當於每16位工作者中就有1位) 因應工作性質變化,將在2030年前需轉換工作。持續的再培訓與技能提升對於確保員工在工作中充滿信心並能持續成長至關重要。Capterra的一項研究指出,87%的人資長認為員工的學習與發展計劃對留住人才非常關鍵。投資於員工培訓不僅可以降低離職率,還能幫助員工成長,並減輕工作壓力。
我們都需要知道如何應對職場焦慮,而這正是卡內基訓練能幫助的地方。無論是想提升人際溝通技巧、領導力訓練,或學習如何減少憂慮壓力,我們都致力於幫助企業領導人與主管們能更清晰地溝通、增進同理心,最終使員工能在工作中感受更少壓力。
2025-02-26
分享本網頁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