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內基好文

【黑立言專欄】如何與你的老闆溝通

...

優質團隊帶起來了,怎麼讓老闆看得見,爭取必要的資源呢?就要靠溝通,很多新主管的經驗是伴君如伴虎,或簡直是好膽捋虎鬚,為什麼?

「通常我才講了半分鐘,老闆就覺得我沒重點,開始不耐煩......。」

「老闆很忙吧! 臉色都很臭,害我都講不下去......。」

很多主管級的學員承認,其實早就放棄跟老闆溝通了! 但是放棄溝通,問題更大。

分享兩個例子。


❖ 方法一:不正面迎擊 先肯定再回應

某主管負責訓練部門,有一天老闆找他聊聊。

「我問你,我們花了這麼多錢訓練人,結果大約一半的人陸陸續續都走了,到底有沒有用啊?」

這位老闆以數字導向著稱,他提出的數據分析讓人無法辯駁,直接挑戰訓練部門存在的意義。

但這位聰明的主管選擇不正面迎擊,他拐了個彎,以另一個角度切入。

「長官,您說的一點都沒錯;但是不訓練的話,一群沒有能力的人如果賴在公司不走,對公司會有什麼影響呢?」

「嗯! 有道理。」老闆微笑點頭。

主管成功地解除了訓練部門的危機。


❖ 方法二:冷靜下來 先問老闆的考量

另一位老闆聰明絕頂,說話直接又跳躍,大家都沒辦法立刻聽懂他的話,只看得懂他馬上不耐煩的表情。

一位主管負責成立新的研發單位,進行一半時發生了一些狀況,想向老闆爭取更多資源以利繼續推行。

「你這個單位可以不要嗎?」老闆冷冷地問。

主管腦袋轟地一聲,只能小聲地說:「老闆,這樣不好吧......。」

「為什麼?」老闆步步進逼。

頭洗了一半中途喊停,怎麼善後啊? 這位主管急了,忙著解釋不能中止的理由,但老闆根本不理睬,主管緊張得滿頭大汗。

事後這位主管重新演練,再鼓起勇氣和老闆溝通。

「老闆,上次你說這個單位是不是可以不要,你主要的考量是什麼?」

「都花了這麼多錢,難道沒有更好的方法達成同樣的目的?」

「所以老闆你在意的是,如何用最少的資源達陣吧!」

「當然啊!」

真相大白,原來老闆的重點在這裡。

新主管們,別被強勢的老闆嚇到了,先冷靜想想他想聽的是什麼,搞清楚他的顧慮是什麼,別急著為自己辯護,因為這些理由他並不關心、也不感興趣。

有些主管被老闆挑戰時,一下子就退縮了。為了不觸怒老闆,就表現得唯唯諾諾、沒有立場,反而會使老闆不高興地懷疑:「怎麼搞的,都沒有自己的看法,那升你做什麼?」

了解老闆,就懂得如何和他溝通,讓他更了解你。


❖ 方法三:不攻擊老闆的政策 先試再說

如果老闆的政策不合理,主管應該怎麼做呢?

直言相諫甘犯大不諱? 還是沒有骨氣地順著老闆的毛摸?

這兩個極端你並不一定要二選一,可以採取中庸之道,有效溝通。

首先,不要攻擊老闆的政策,這是一大忌諱,這麼做等於打擊老闆的自尊心,引誘他和你唱反調。

十多年前我們要設立客戶管理系統,當時父親堅持採用美國總公司的程式,因為許多其他國家的卡內基公司都在使用,但我發現這個系統使用中文可能會出問題,就一個勁兒大張撻伐,數落這套系統的缺陷,弄得父親不高興,我也很挫折。

於是我轉變方式,建議先選擇幾個班來試點,父親同意了。試驗的結果,總公司系統中文輸入後,再去查詢資料時,果真出現一大堆亂碼,證明我是對的。我學到的教訓是,儘管你是對的,態度不對,反而繞了一大圈,欲速則不達。


❖ 方法四:三明治溝通方法 你的建議事半功倍

其次,利用三明治溝通法,讓老闆聽得進你的建議。

第一層麵包:開宗明義地強調,無論老闆最後做何決定,你一定全力支持。

第二層牛肉:以擁護老闆決策權為前提,請示老闆願不願意聽聽不同的意見。

當你表達無論如何都會支持老闆的決定時,通常老闆會允許你提出不同的意見,如果你提出更好的做法,證明可以更節省成本、更有效率,對老闆自然就更有吸引力。

第三層麵包,表達完你的「異見」,再次強調,無論如何將會支持老闆最後的決定。

這套溝通模式,是融合我和學員的經驗,討論演練出來的成果,以「尊重」包裹「異見」,端出的這一份三明治,也許可以讓老闆吃得津津有味喔!

本文轉載自《今周刊》作者:黑立言

2021-10-08

   

熱愛學習的您,也會對以下課程感興趣

課程體驗會

卡內基職人課程說明會

當我們經歷蛻變時,我們會放棄舊的習慣,建立新的習慣,成為更好的自己。

瞭解更多
高階主管研討會

企業訓練說明會

專為企業決策和人資主管設計的活動,由資深講師帶領,探討經營和領導管理議題,與會來賓可以互相交流,發現更多創新和變革的機會

瞭解更多
青少年課程說明會

青少年課程說明會

建立青少自信負責的未來

青少年需要#自信#負責的態度 #與人合作、#正向溝通、#情緒調適耐挫抗壓

瞭解更多

免費資源

職人說明會

幫助您了解自己,發掘個人潛力,成為精英人士。

企業訓練研討會

專為企業決策和人資主管設計的活動,由資深講師帶領,探討經營和領導管理議題,與會來賓可以互相交流,發現更多創新和變革的機會

慢養文章

協助爸媽如何慢慢等待孩子、相信孩子,讓孩子慢慢開心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