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幼龍專欄】比抱怨更有力的是選擇
「我走的是一條奇異之路。我沒有進建中或師大附中,更沒進台、成、清、交等大學」。
曾經走過慘綠的少年時期,黑幼龍分享找到走出迷茫徬徨的力量,人生不只可以變好,還可以更好!「除了心懷慶幸、感恩之外,心中仍然依稀覺得當年我抓住了這關鍵,是矇到的,是運氣好。但願你跟我不同。此刻,我想到的是一九六四年。
這一年是我的「出頭天」,是一個關鍵時刻,是一段涵蓋了我好長一段時間的蛻變過程。
一九六四年一月,我才二十三歲多,在美國密西西比州的基斯勒(Keesler) 空軍基地受訓。這個基地位於比洛克西市(Biloxi)附近,就是名作家約翰.葛里遜(John Grisham)創作《殺戮時刻》、《黑色豪門企業》等許多本暢銷小說的誕生之處。真不知道他為什麼選擇這個城市寫作,因為那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南方小鎮,既不優雅,也無氛圍可言。
一九六四年,那是披頭四首次訪問美國的年代。那時候,美國大部分的電視機還是黑白的,我們在台灣還沒有電視;越戰正開打,比洛克西海灘還不許黑人進入;那一年美國總統選舉詹森大勝高華德;對了,我忘記問你了,那一年你可能還沒出生吧?
但這一切都不是關鍵。關鍵是我在一九六四年「站」起來了。
我能去美國唸書,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那時我是一個空軍中尉軍官,第一次出國,全家人,還有五、六位空軍通信電子學校同期同學,來松山空軍機場送行。記得我是最後一個上飛機的,在機艙門囗,我脫下軍帽,向在候機室內看也看不到的親友同學舉帽揮別,姿態好像一位高官大使,但我好像比高官還興奮,別忘了,我才二十三歲,而且是班上同學中第一個考取公費留美的。
雖然,那時候很多年輕人也差不多在這個年紀就去美國唸書了。但他們多半都是努力掙得資格去的,實至名歸(They deserve it.)。他們多半唸的是不錯的中學,他們都苦讀、補習,通過聯考,進了台大、成大;有的還申請到了獎助學金,終於到了美國。有的人立即將學費結匯的美金寄回家,在黑市換成台幣,以賺取一筆那時相當可觀的匯差。
接下來有人就開始到飯店打工賺取學費,很多人也準備一輩子留在美國打拚了,幾十年後才有些人回來創業、教書。總之,他們無論是有先天優勢或後天求學經驗,到了美國後,不免又要開始一段辛苦的歲月。
而我走的卻是一條奇異之路。我沒有進建中或師大附中,更沒進台、成、清、交等大學。但我卻在意外之間抓住了一個念頭,讓我踏上了美國。也因為美國這段迷幻之旅,重建了我的自信,開始了我人生大後半段多彩多姿的旅程。
慘綠少年時期以後再跟你談談我的小學、中學的求學經驗。此刻我只想說,我遭受各式各樣的打擊的時期比一般人早。
我們住的眷村就是現今大安森林公園的所在地。那時候既不是公園,也沒有樹木。那是一個吃一碗陽春麵都相當過癮的年代,那是一個在自己家裡常能聽得到鄰居家講話聲音的年代,每天要走好遠的路上下學。那時,初中就有聯考,我沒考上,最後進了一個初級農校。後來大同中學候補錄取了,卻因為農校的學費已經繳了,不能退,爸媽就乾脆讓我在農校唸下去;他們好像真的覺得很快就要反攻大陸了,讀什麼學校已經不重要了。你要知道,那個時代,能進什麼中學,幾乎就可以推測他未來一生如何了,也就是一個人十二歲就定終生了。
高中,我進了桃園農校,升高二時數學不及格留級,於是休學、打工,真的很沒面子,不知道該到那裡去;後來「投筆從戎」進了空軍,二十歲不到,開始了不知前途在哪裡的職業生涯。你可以想像我那時候的樣子嗎?好像真的是走投無路。直到一九六四那一個關鍵年頭的到來,那一年是一個不一樣的里程碑的開始。
一九六○年我從空軍通信電子學校畢業後,在桃園機場當雷達維護官。那時候一般大學生畢業後的月薪是二千元左右,我們少尉軍官是二百元。怎麼樣,難以想像吧!更沒辦法想像的是,不知道未來前途在哪裡,因為十年、二十年後,可能還在做同樣的工作,拿稍微多一些的薪水,大概只多幾百元吧!
記得有次有位鄰居到我們家來跟我爸媽聊天。他說有一位同事來拜託他,幫他妹妹介紹一位男朋友,而且表明什麼工作的人都好,只要不是軍人就可以了,講完後擺出一副無語問蒼天的態勢,原來他正好想幫他的弟弟找位女朋友,但他弟弟是位軍人。他說話的時候怎麼沒想到我也正在屋裡? 這類事情多的是,不想多講了。反正你懂得就好。
從英文能力建立自信心
記得史丹福大學的柯林斯教授曾在《從A到A+》書中說過,經營人生與經營事業一樣,最大的危險不在於可能會失敗,最大的危險是在於我們不知道,或忘記了我們是怎麼成功的(有什麼特長)?
那段時間,我抓住了自己少有的一個特長:英文能力。 我本來也沒想到過這個觀點,要不是今天想和你談談我的這一段關鍵過程,可能也沒這個聯想。即使此刻與你分享此一領悟,除了心懷慶幸、感恩之外,心中仍然依稀覺得當年我抓住了這關鍵,是矇到的,是運氣好。但願你跟我不同。但願你看完了這一段後,能主動地,刻意地思索自己什麼事做得最好、最快、最順,然後朝這方面下功夫、努力,而不是碰運氣。
記得在空軍當學生時,和唸中學時差不多,門門功課的成績都不好,尤其是數學、微積分,簡直像是在唸天書一樣。
只有一門課我很喜歡,分數也常常很高,那就是英文。我不喜歡學文法、背英文單字,但我好喜歡學英文、說英語,尢其是看英文電影。像詹姆斯.狄恩演的《天倫夢覺》(East of Eden)、拉娜.透納演的《冷暖人間》(Peyton Place)。星期日在岡山的電影院裡,看完了一場後,我會先躲在廁所裡,等第二場開始,我再溜出來看第二次;有時候中午進電影院,出來的時候天都黑了。看著中文字幕,聽著英文對話,配上劇情與演技,你相信嗎?我的英文就這樣一直在進步中。
我也好喜歡聽英文歌曲,這些歌曲很多到現在還膾灸人口。偶爾唱幾首英文歌曲,有些是貓王的搖滾樂,有些是抒情歌曲,像派蒂.佩吉(Patti Page)唱的〈Changing Partner〉、納.金.高(Nat King Cole)唱的〈Too Young〉,某一合唱團唱的Springfield等等,我到現在還會唱,不用提詞,因為那時候還沒有卡拉OK。多年後,我的幾個兒子都覺得怪怪的,五十多年前的歌,怎麼我還會唱(只是音質不怎麼樣)。
還有,在車站、書局、飯店或有時在總統府前廣場,遇到老外我就會過去跟他們聊天,有的後來還成了每年都會寫張聖誕卡的朋友。當然,偶爾也有些人在我過去找他們時,會跟我瞪白眼,沒什麼大不了,我只會稍感失望地走開。
Wow!我好喜歡學英文,學得很快,學得很開心,這就是我盼望你能及早抓住,而且刻意下功夫的關鍵了。
從空軍通校畢業後,我一星期有三個晚上去補習班學英文,必看每期的英文版《讀者文摘》,常常聽Armed Forces Radio Taiwan(現在的ICRT電台前身),還有趙麗蓮教授的「空中英語」廣播節目。看英文發音的電影雖然還是會看中文字幕,但好像懂得的部分越來越多;黑膠唱片的英文歌曲更是大量地不斷聆聽。漸進地,我的英文進步了很多。
幾年後,我報考空軍的留學考試,包括一般的英文筆試、口試、還有美軍顧問團老美的口試,我都一一過關。老實跟你說,我都名列前茅。在一九六四年一月,我還記得是大年初五,我搭上飛機赴美留學。坦白說,很多各方面比我優秀的同班同學都沒考取,只因為我抓住了自己最喜歡,做得最好的那一項:英文。
自信是建立人生的基礎
其實在美國的那一年,專業方面並沒有學到什麼,但卻是幫助我從一個失落的,覺得一無是處的青少年,開始體認到自已也可以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的關鍵年代。
掌握自己的優點,下功夫,投入,重建了人生的基礎:自信。感覺上就是:哦!原來我還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呀!
最寶貴的是,這種自信的感覺會持續下去,會延伸到其他很多方面,像是在工作中的成就感、創業的勇氣、交女朋友、組成快樂的家庭、參加社團活動……,在在都因自信而樂在其中,甚至包括四十七歲時還敢創業,創辦了中文「卡內基訓練」。
從美國回來後,我參加過兩次大專生夏令營。不知為什麼,可能是由於在美國的這次經驗提升了自信,我與這些大學生在一起交談,跳土風舞,在營火晚會中談年輕人的苦悶,談世界趨勢,一點矮他們一截的感覺都沒有,還交到了多位現在還有聯絡的好朋友,其中一位台大四年級的學生李百齡,她後來成為了我的妻子。至今與我一起走過五十二年歲月,生了四個孩子,並且有十個孫子女。
由於英文好,在空軍最後的三年我擔任的是外事翻譯官的工作,視野藉此拓展了,接觸面擴大了。有一次向美國國會議員做完簡報後,當時的總司令賴名湯還特別要我進他的辦公室,當面嘉勉一番。
由於英文好,也因為有機會接觸到很多人,要退伍的時候有好幾家公司要我去工作,後來我選了美商休斯飛機公司。
後來轉行到光啟社,製作電視節目,我想都與自信有關。至於四十二歲時還有興致去美國唸研究所,到了四十七歲還神奇地創業,開始中文「卡內基訓練」的事業,背後推動的主要力量,必定是自信。
與你分享了這個關鍵因素,一點都不是想炫耀。人能夠領悟到什麼是自己做得最好的事,下定決心去做自己擅長的事,採取行動去做自己做得得更好的事,實在是人生的轉捩點!與你分享這一點後,心情舒暢多了,要是我們都常能掌握這奇妙的感覺多好!
怎麼樣,你願意想一下嗎?
【心靈小語】
靜思默想一會兒⋯⋯
誠實地接受、面對自己最擅長的一項優點、能力。
準備如何繼續強化,以增進寶貴的自信?
自信會成為一生各方面的基礎。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好想與努力的你分享》
2021-01-08
分享本網頁網址